辦公椅用哪些泡綿製作坐墊呢?
在先前的文章中有稍微提及到,辦公椅 / 電腦椅有些款式搭配的是泡綿坐墊,而辦公椅所使用的泡綿與沙發所使用的泡綿種類有那麼一點不太一樣,還多了一種成型泡綿,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依泡綿的材料結構 / 來源,可分為以下三種:
- 原生泡綿
以純原料製作而成的泡棉。
- 聚合泡綿(再膠合泡綿)
將回收的泡綿碎料重新打碎後,加上膠合劑壓縮再製成型的,一種資源再利用的「環保系」泡綿。通常比較硬,密度可以達80至120 kg/m³。
- 密度棉bi̍t-tōo-mî
透過特殊聚合結構合成再裁切,通常偏向功能性,例如抗壓、慢回彈等。從這邊可以再去劃分,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泡綿。一般,皮椅會採用高密度棉來製成。
依製程的方式劃分,可分為兩種:
- 成型泡綿
把泡綿的原料直接灌入開發的模具中發泡,形成明顯特定外型(常用於人體工學椅墊、腰枕、汽車坐椅),又稱「冷發泡成型泡棉」。密度通常落在 35–50 kg/m³,可依模具需求調整。耐用性高不易塌陷,對於長時間坐感支撐穩定,像是NP08、810、Allan和諧椅等的坐墊。
- 切割泡綿
將泡綿製成大塊方形,再依需求尺寸或造型做切割加工。原生泡綿或聚合泡綿都可以使用這個製程。像302、303等的坐墊就是屬於切割泡綿。
常見密度棉的密度分類
kg/m³密度的公式=重量/體積,也就是說每立方公尺的重量,反映材質緊實程度與壽命。一般來說密度在 35 kg/m³ 以上,就可稱為「高密度綿」,舒適與耐用性的表現都很不錯。下方做一個表格來對照各種密度棉,比較好淺顯易懂。

泡棉坐墊的硬度
泡綿坐墊除了常聽到的密度之外,還有硬度的分別。泡綿的硬度通常是用單位 N(牛頓) 或 ILD(壓陷硬度)來測量,在壓陷一定比例(如25%)時所需的壓力(越大則越硬)。硬度可依坐墊厚度與布料的選擇進行微調。